一起作业可以不(17作业)
点击上面“合肥新闻频道”订阅!
最近几天,我们一直在关注乐农新村小学允许学生使用手机APP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家长认为使用“一起写作业”软件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但是有人认为在电子产品上做作业不仅伤眼睛,也不利于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观点。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事实上,我市许多学校的老师都让学生使用“协同工作”软件。
李女士的孩子在稻香村小学上一年级。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在手机上安装了“协同工作”APP。李女士说,老师会在“一起作业”APP里布置作业,孩子接触到软件后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她后来发现老师布置的免费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
在“齐心协力”APP中,答案会奖励“学习豆”。回答越多,正确回答率越高,“学习豆”会大大增加。但是免费区作业比较少,收费区有很多类似“错误精灵”这样的学习游戏。
于是乎,收费项目对孩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同时,这个软件还会对学生进行排名,包括全班排名,全校排名,甚至全国排名。要想获得好的排名,必须去收费区多赚“学豆”。按“一起工作”收费,显示半个月15元,30天29元,90天80元,一年300元。因为孩子喜欢,老师推荐,李老师也出钱。
记者从稻香村小学了解到,使用“一起写作业”软件的班级并不是李女士的孩子的班级,也不限于一年级。在家长眼里,这个软件是有争议的,虽然学校认可这个软件,但是并没有在全校推广,只有部分老师为了配合自己的教学向学生推荐。学校老师从来不建议学生使用收费项目,作业严格控制在免费区。
无论在乐农新村小学还是稻香村小学,学校都声称选择“协同工作”的软件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完全是为了创新教学的目的。那么,这个软件有什么神奇之处,是如何运营和盈利的呢?我们的记者多次联系“协同工作”软件的负责人,但对方始终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
边肖说:软件本身有没有教学价值,因为没有老师提供的一组数字,我们的记者就无法进入软件做出准确的判断。然而,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软件的生产需要设计、推广等一系列成本。这个软件的初衷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盈利,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