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七彩课堂(六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大全)
林跃,1985年生,热爱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毕业后在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工作。工作繁忙后,林跃先是在黄璐镇文化站为留守儿童开设了一个“多彩教室”,然后来到黄璐小学谈国学,并自告奋勇教授《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
建议孩子学国学经典
毕业后,林跃来到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工作,得知大学生爱心志愿者团队利用周六休息时间自发组织到镇文化站对留守儿童进行指导。深入了解情况后,林跃提出多读一些传统文化经典《声律启蒙》。这本书里的句子朗朗上口,容易让孩子接受。此外,它还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单词和句子,这对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文言文很有帮助。林玥还自费买了几十份《声律启蒙》给来上课的孩子。这一变化后,作业辅导班也变成了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课堂,成为黄璐文化站的一道风景。
2015年初,林玥联系了几个参加过“多彩课堂”的小学生,问她愿不愿意抽出几天时间学习国学经典,很快就“招”到了八个学生。学生们对中国研究非常感兴趣。他们原本计划一天2小时的课程,最后扩大到6小时。为了让孩子在寒暑假期间巩固所学知识,多学习一些知识,林玥自费购买了300余本书,分发给孩子。
将国学引入黄璐小学
寒假后,黄璐小学校长约见林玥老师,提出将国学经典作为黄璐小学的校本课程。在学校的安排下,林跃给六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国学经典课。讲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所以在学校的要求下,林跃决定每周一至周四中午花40分钟,给学生上一堂经典的国学课。
学习中国古典名著,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关键。考虑到文言文经典是用文言文写的,小学生很难理解,他买了几十本相关的教材,仔细研究比较,选出最适合阅读的文本。三个多月,学生接触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传统文化经典,具备了初步的文言文阅读基础。
带动师生一起传承经典
每节课前,林跃都会把当天学习的内容打印发送给学生,课堂上使用投影仪,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的需要。于是林跃想出了一本校本教材。五一期间,林跃组织了十几名学生,从文章选择、图片编辑到版面设计,奋战了几天几夜.最后编写了一本教科书并分发给学生。
林玥动员了热情爱心的老师和大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目前,已有4名大学教师和20多名学生参与了国学经典课的教学。今年夏天,林跃将进一步完善教材。
林玥说他不知道自己会在黄璐工作多久,但只要他还在,他就会一点一点把中国学者的使命和梦想传递给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