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家教(湖南师大家教中心电话)
湘潭的化名“孟老师”骗了20多名本科生导师的代理费
这位“孟老师”以介绍导师的名义,诈骗了20多名湘潭大学生
受害者主要是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学生
诈骗金额每人数十至一百元不等,学生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湘潭在线6月13日电(湘潭晚报记者王超)近日,晚报记者接到几名大学生的求助电话,称一位姓孟的“好心大姐”以介绍家教服务为名,骗取了这些大学生几十元至一百元不等的代理费。据被举报学生初步统计,至少有20人被骗,受害者主要是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的学生。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6月12日,记者前往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采访了许多受骗的学生。
群里的“好心大姐”
今年端午节,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徐(音译)有点郁闷。本来想找个家教赚点生活费,结果掉进了骗局。
6月8日,徐在一个名为“湘潭家教免费交流群”的QQ群里看到一条招聘家教的消息:小学五年级,女,隔天需要补习。这条信息是由一个名叫“孟小姐”的人发出的。
思考了几分钟后,徐在QQ上联系了这位“孟老师”。
“她回复我说‘可以’,但是要收中介费。”介绍业务收中介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简单交谈后,许如约将80元代理费转给了“孟先生”。收到手机转账后,“孟老师”给她发了一位姓孙的家长的电话。随后,徐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在电话中就辅导业务进行了洽谈。
几乎与此同时,湖南科技大学的小李也在另一个导师群——“湘潭导师吧”看到了“孟老师”发来的消息。在支付了50元代理费后,“孟老师”还给了她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年轻人接的电话。我和他约好了,端午节去他家试试教。”
转钱过去就拉黑
纯属巧合。就在徐和“孟老师”通电话的时候,住在徐隔壁宿舍的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就过来问了一下。
“我们收到的业务似乎是一样的。”对比了相关资料后,徐和慌了。为了验证结果,他们用QQ联系了“孟老师”,这次“孟老师”选择了沉默。
一分钟后,徐和发现“孟老师”黑了他们的QQ和支付宝好友。与此同时,之前提供的两部“家长”电话也变得“遥不可及”。
"据初步统计,至少有20人被骗."同样被抓的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张事后判断,诈骗他们的对象很可能是两个身份相同的人,其中一个是“孟老师”;而自称“父母”的王老师、孙老师和胡老师可能是同一个人。
受骗学生已报案
“现在想想,里面有很多可疑的地方。”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受骗的学生向记者透露,其实他们在与孟老师的交谈中也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比如“孟老师”频繁更换头像和昵称;自称学生家长的人总是避而不谈孩子。
在收集和整理了受骗者的信息后,徐等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对于网络诈骗,最好的方法是提高防范意识."湖南科技大学保卫处负责人表示,基于多年办案经验,学生容易受骗的主要问题在于信任他人和自我警惕性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