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君子慎独(现代人慎独的例子)

君子慎独(现代人慎独的例子)

abc留学网2021-01-17在线教育1538

什么是「君子慎独」?

什么是“君子慎独”,古文从何而来?古代史上是谁干的?

绅士的分寸是什么?

“君子慎独”见于儒家经典《中庸》和《大学》,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修身方法之一,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这里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谨慎”就是谨慎;“孤独”,孤独,孤独。这是原意,那么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在没人能看到的地方,要更加小心警惕自己,在没人能听到的地方,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小而隐秘的地方暴露自己的欲望。所以君子独处时一定要严于律己。”

所以“君子慎独”是指儒生不仅要在有人的时候讲规矩、讲礼仪、讲修养,还要在没人看见、没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环境隐私而懈怠。

比如我们很多女生回家都很精致漂亮,不整洁不整洁,而有些女人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晚只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打扮自己,不一定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自己身心都变得美好快乐,给自己自信。

这种女生是“谨慎独立”。

当然,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不一定是好的,因为它不自然,它不是真性情,也有可能这种“谨慎独立”只是把“虚伪”强化到了骨子里,也就是它甚至欺骗了自己。

儒生都知道。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君子慎独”,《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是什么意思?

真诚意味着不欺骗自己。厌恶腐臭的气味,喜欢美丽的颜色。一切都

看,都说要谨慎,要真诚。真诚就是不欺骗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欺骗自己。所以,保持干净整洁素净,内外一致,就是“君子慎独”。如果连睡觉都化妆,也是“谨小慎微、独立自主”,但因为自欺欺人、不“真诚”,就不能称之为“君子谨小慎微、独立自主”。

这是一个类比。我喜欢化妆或不化妆的女孩。女士们,别生气。

谨慎独立的典范

题主的副标题就问这个。下面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是东汉杨真。

可能大家都不熟悉这个人。我想说杨修是他的曾孙。你可能还是不知道。但是,如果我说“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出自他,大家都会有点兴趣。他的故事叫《黄昏时是金色的》,记录于南宋叶凡《后汉书杨震传》。

杨真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米,是蔡瑁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王米听说杨真路过,就准备了十斤金子(应该是铜的),晚上没人的时候给了杨真。杨真拒绝了。王米说,“你害怕什么?现在晚上没人知道了,”杨真道:“天知,天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

《四知》和杨震是金,成了千古佳话。后来又修改成更口语化更通俗的“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但是,这个故事有一些漏洞。我觉得杨真是真君子,就不提了。会不会是王米突然醒悟,把自己的丑闻传遍了整个千年?仔细想一想,眼睛里肯定有别人,所以这个“谨慎独立”虽然经典,但不一定标准。

另一个是元初的许衡。

据廉《元史许衡传》记载,元代三大哲学家之一的徐衡,仲夏行游。又热又渴。路边有一棵梨树。路人去摘梨吃,许衡没有。 有人莫名其妙地问:“为什么不摘梨解渴?”许衡回答:“如果不是自己的梨,可以随便摘!”男人嘲笑他的迂腐:“世界这么乱,梨树没有主人!”许衡严肃地说:“梨虽然没有主人,但我们的心有没有主人?”

许衡的行为,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坚持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君子慎独”。这是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的坚持,与看到无关,与怎么做有关。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也是“谨慎独立”,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

这两位高士是历史上“君子慎独”的典型。一个不因为身边没人而改变,一个不因为身边的人都这么做而改变。这是对修养最好的诠释,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今天的“君子慎独”,更现代的说法,就是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追求,不被打扰。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至少问心无愧。

广东太平洋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409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