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计划_复习计划
考生必看: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定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第一,效率第一。在具体复习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思想为复习主体,遵循“突出双基、注重能力、分类突破、提高素养”的原则,把握强化训练主线,重建教材和语言知识两大体系,突出古诗词、阅读和作文三大重点,实施科学备考。
二、复习备考思路
1.认真组织高考备考教学研究,继续在复习策略、课堂教学、应试能力、信息整合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工作。通过高考小组、小组间研究、校际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备考、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争取高考语文成绩有更大的突破,为总分的提高做出更多的贡献。
2.进一步提高备考效率,使备考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合理性,形成高效的教学机制,为高考成绩的整体提高奠定基础。
3.做好“目标生”的提升和补差工作,为目标生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4.根据我校的学习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一个适合我校特点的学习计划和复习备考模式。
5.进一步强化达标意识,强化合作精神,通过知识模块测试、模型测试、联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形成体系,强化考试技能。
6.古代文化常识和情景听写都是背题,对这道题的复习穿插在整个复习阶段。
7.复习作文。(穿插两个阶段复习,每两周一次,争取为当前热点事件训练素材)
三、整体安排,具体做法
高三语文学科复习初步安排三轮:第一轮(2019年5月-2019年12月)以综合复习为主,基础扎实;第二轮(2020年2月-2020年4月)侧重于特别审查,检查缺失的空缺;第三轮(2020年5月-2020年6月6日)重点加强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轮综合评审2019年5月10日-2019年12月30日
这一轮复习重点是覆盖面广,每个考点一个一个训练,单独实施,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通过考试。
1.梳理必修教材1-5的文言文知识点。5月10日-6月10日
2.成语和成语。6月11日-6月30日
3.病句,7月1日-7月15日
4.阅读8月1日至8月20日的语篇文本,作文发展水平的写作指导是“文采”
5.9月1日-10月20日文言文综合复习
背50本初中课本总结复习18个文言虚词,120个文言实词,100个古今不同义词。熟记古文化常识。文言文阅读训练。高中文言文背诵。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的“深刻性”。
6.不连续文本阅读10月21日-10月30日
6.古诗鉴赏综合评论11月1日-11月30日
(1)全面回顾古诗词鉴赏的意象、艺术手法、思想感情。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的“充实”。
7.阅读文学文本12月1日-12月15日
8.语言和文字的使用。12月16日-12月30日1句衔接2补语句3段压缩4语言得体性6。综合9。综合培训月2020年1月1日-1月15日
应进行全面的培训,以检查泄漏和填补空白。
二、第二轮、专项评审,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
这篇综述集中在关键点上,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和形成问题
(1)创造作文亮点。根据2020年考试大纲继续调整复习方向和内容。全市第二次诊断检查要进行综合培训,查漏补缺。
三、第三轮,查漏补缺,真题模拟,2020年5月1日-2020年6月6日
这一轮复习重点是综合和总结,做好真题模拟,以发现和填补空白。除了套题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以往考试中失分较多的考点,分析错误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考试大纲——研究大纲,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模拟题和错题——记录其薄弱环节,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写——,多看优秀范文,打造作文亮点。
坚持每天做选择题,保持语感。
收集热点话题,整理高考资料。
5月16日-5月29日
(1)真题和名校模拟题。
错书。
准备高考作文材料。
坚持每天做选择题,保持语感。
收集热点话题,预测高考作文方向。
6月1日-6月6日:调整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读一本书,研究一下2019年全国高考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