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实验中的理解:科学精神培养的智能设计——殷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大赛
2019年11月25日,殷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演讲比赛在闽江路校区演讲厅举行,主题为“实验中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的智慧设计”。我们特邀南京市科学研究员杨健先生、鼓楼区科学研究员俞文健先生、小学副校长姜山先生、小学副校长黄健先生担任评委。七位优秀的理科教师以实验教学的智能化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诠释了鼓楼区“为孩子而学”的教育理念。
比赛包括演讲和答辩。课程部主任赵洁老师在赛前宣读了操作和演示的注意事项、提问和回答的形式以及评分方法。
戴田瑞老师用电线、电池和钉子制造了电磁铁。在此基础上,以动手操作和发现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解和情境激励,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力是否与线圈匝数和电池数量有关。
张老师做的实验属于《空气占据空间》班。将装有气球和棉花的漏斗倒入水中。通过气球和液面高度的变化可以看出空气占用空间的变化。无形的空气可以形象化,帮助孩子建立空间的概念。
丁燕老师的实验探索了影响挥杆速度的因素。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用纸板和燕尾夹对量角器进行改进,引导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验证实验、收集数据、表达交流、总结归纳”的探究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
陈欣老师在《简单电路》班设计了一个创新的教具“穿越火线”,把金属衣架弯成一个有创意的形状,放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上,成为一个有趣的游戏装置,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蒸汽概念,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边做边思考,边做边学,建立了科学准确的电路概念。
陈堃老师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大胆猜测和假设风形成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分析了实验现象,总结了产生风的原因。
张娟老师围绕“在活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在交流辩论中解决问题”的理念设计了《照镜子》课。用磁铁将平面镜和激光笔吸引到太阳高度测量仪上,简单直接地显示光反射规律。
Romari老师的探究实验是分层次的,从CD、磁铁、纸板做成的平面月相模型,到乒乓球、纸盒做成的三维月相模型,在更多的维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每一位选手都表示,下课后,杨健老师、俞文健老师和各学科教研负责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和提问,老师们受益匪浅。
这个科学实验的教学在dzogchen结束。理科老师在这次比赛中钻研教材,讨论教学方法,研究学习方法。认真学习的态度,优秀的教学质量,智能化的设计,给城市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科学科组开展了“每个研究,每个人上台”的参与式教研,锻造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大群综合学科相互学习,跳出学科框架,开阔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