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必修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必修一)

abc留学网5年前 (2021-02-01)在线教育135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2)中国同盟会成立:

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1911.10.10)

1.导火线: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

1. 中华民国的建立

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

(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

(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

2.表现:

五、辛亥革命的评价

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革命的绩(进步性):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革命的失败(局限性):

(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原因:

主观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人民大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6080.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