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板书设计)
实现你老师的梦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含义以及一个分数的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二)单位“1”的理解。
教学工具
教学流程设计
1.口答下面各题:(2~4题用投影片)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这块月饼的多少?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
(3)哪个分数表示图中“( )”部分?
2.教师:观察上面(1)~(3)题的答案,都不是整数。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就需要同一种新的数,即分数来表示。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继续研究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1。分数的意义。
(1)依次出示教材84页第一组图中的三幅图。
(1)把糕点图贴在黑板上,用彩条等分为两部分。
老师:请看这张图。什么意思?
告诉我该分谁。怎么分?多少股份?每个多少钱?
把方块图贴在黑板上。
老师:请告诉我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口答后补充板书)
引导学生说:将正方形纸等分4份,空白部分占1份。阴影部分
老师:我们把上面题中等分的一个糕点,一张正方形的纸,一个一米长的线段叫做“1”。
(2)投影出图。教师:有4个苹果,把它平均分4份,图上如何表示?(学生在投影图上用虚线表示。)
教师:①图上表示把谁平均分?谁是单位“1”?②1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③3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投影出题,学生讨论。)
(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单位“1”,把它平均分4份,1个苹果是1份,是
投射数字。
老师:有6个熊猫玩具。如果要平分,怎么分?公司“1”是谁?每个多少钱?它有多少份?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口头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老师: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货物,一个班的学生等等。总之,单位“1”就是谁平分谁。
老师:单元“1”和自然数1有区别吗?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代表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一本书,一个同学,一支笔,一道数学题等。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还可以代表一堆、一组、一批事物等。也就是说谁整体平分。
(3)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板书的这些分数,谁能说一说究竟什么叫分数?
学生讨论概括后老师板书:(或贴小黑板条)
将单元“1”平均分成几个部分,这样一个或几个部分的个数称为分数。
(4)口答练习:(投影片)
什么?“1”的单位是什么?
位“1”?
2.知道分子,分母,小数单位。
(1)请学生在板书的分数中任意选一个分数,指出它的分子、分母,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2)教师板书分数,请学生说一说分子、分母,及各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老师:注明一份的份数?
小黑板条:分数单位。)
练习:请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出它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1.课本86页做一做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课本86页做一做(下)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口答填空:(投影片)
4.教师分别取出2根,4根,10根粉笔,请同学分别说出它们的
单位“1”的数量不同,平均分成同样多的份数后,其中每份数的多少就不相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