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说话晚(一岁半宝宝听得懂但不说话)
孩子说话晚,父母该怎么办?(附正常儿童说话年龄对照表)
听名师教你“孩子说话晚,父母该怎么办?”
丁丁的父母工作很忙,通常会请保姆照顾丁丁。丁丁说话晚了。一开始他的父母以为是丁丁性格内向的原因,但是当丁丁两岁多的时候,他们发现丁丁不会说简单的句子,开始担心起来。
正常孩子说话年龄阶段:
1岁以内,是口语准备期,开始学习语言;
能在5个月前完成“A”和“O”的发音;
7到8个月可以发“爸爸”“妈妈”等声音;
一岁半可以把某些词和物体联系起来,比如“妈妈”、“爸爸”、“门”、“灯”等等;
一岁半能看懂小故事,能用文字代替句子;
一岁半到两岁可以说简单的句子,比如出去玩;
2 ~ 3岁是掌握基础语言的阶段;
3 ~ 7岁是一个人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5岁到6.5岁之间语言发育基本完成。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但没有达到相应的说话能力,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由于工作原因,尤其是在孩子3岁之前,1、交流少:的父母与孩子的接触较少,他们与孩子的交流也较少。这种孩子说话和交流的意识比较少,以后还会说话。
2、个性原因:内向的孩子说话比较晚。
3、器质问题:儿童有语言中心发展问题或听力障碍,这导致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
4、生理疾病:自闭症和智障儿童的第一个表现是语言功能发展缓慢。
5、家长的有求必应:的一些父母非常溺爱他们的孩子。即使宝宝不说话,也能从表情看出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这样孩子不需要语言来表达自己,说话自然会迟到。
6、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的孩子在6个月后可以吃辅食,但是成年人害怕孩子不能咀嚼或消化,所以他们给孩子长时间容易吞咽的食物。如果他们的口腔肌肉不锻炼,就会影响语言的表达,甚至导致大舌头。
孩子说话晚,很多家长都很着急,怕孩子不够聪明或者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所以也会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
1、不合适的交流
父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父母的语速快,句子长,表达复杂,都阻碍了孩子模仿,孩子跟不上热情就会被打击。
2、长期带着孩子在家里
单一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长期在家的期望不会让孩子接触到新的东西,对孩子的健康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3、无耐心的逼迫
急于让孩子开口,反复给孩子统一指令或者强迫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儿童语言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渴望成功会让孩子更不敢说话。
那么孩子说话晚了,父母该怎么办呢?
《爱父母学校》带给你5个小技巧。欢迎来到本期的《一万个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