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平面图)
走进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志愿服务“山科品牌”的秘密
有这样一组数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3000名志愿者
2009年,第60个国庆节,306名志愿者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有75名志愿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156名志愿者
2010年,世界武术博览会,200名志愿者
2010年至2018年,参加国际风筝节、国际蔬菜博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鲁泰经贸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志愿者近4000人
天津在线讯:2019年5月29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山东教育收藏集团进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山科品牌背后的秘密志愿服务。
成立: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
“2006年,学院提出‘志愿者一周一小时’的倡议,倡导志愿服务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积极帮助和关心身边的学生,做好身边的事,温暖身边的人,传递爱心。班级建立了‘志愿者档案’,志愿者活动开始在学院全面推广。”学院党委副书记丁介绍了学校“志愿服务”的由来。“如今,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素质培养”和“价值塑造”的重要内容,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长应达到每学年100小时。2012年,学院创新性地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学分制管理,达到服务时间的学生每学年获得2学分,三年获得6学分,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志愿服务的范围。
学生处副处长王芳伟说:“学院还探索并建立了志愿服务机制。”。志愿服务机制是明确志愿服务的一个标准化流程,建立两种志愿服务模式,制定六项志愿服务制度,提出志愿服务站(队)的10项标准。“利用志愿服务体系开启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最后一公里’。”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过15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由青协协调,与青协、志愿服务协会及其直属志愿服务队并驾齐驱,“典型引导、点对点融合、全方位推进”的志愿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优质地服务社会。
提升:对接社会 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
2011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在“每周志愿服务一小时”的基础上,组建了“山科志愿者”团队,积极与社会志愿者组织联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山科志愿者”品牌。
“学校还根据我们的爱好和特长成立了20多个志愿服务队。我是水滴教的。每年我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中小学和留守儿童的家里加入他们。”水滴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2017届优秀班林兵说。据统计,近年来,“山科志愿者”开展了300多项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了5万多人,在潍坊市及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学院与驻地潍坊市紧密联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志愿服务等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2018年,潍坊志愿服务学院落户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其志愿服务实现了“全市布局、市校联动”的模式。「学院将会进行七类志愿服务活动,分别是利民利民、扶贫济困、维护环境、维持社会秩序及稳定、宣传教育、康乐体育及提供前线服务。潍坊将向全市公布“项目点菜单”,全市组织各村自主接单,紧密结合志愿者服务
得益于学院“志愿服务”品牌的打造和“大爱大德”精神的培育,近年来学院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涌现,荣获国家级优质服务项目1项、省级优质服务项目7项。“志愿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学院“绿色动力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一员,汽车工程系2017级学生张每年都随队深入农村,免费为农民检修农机,服务农作活动。“目前,我们大修的农业机械和机具有150多台。虽然事情很小,但我处理的工具不是尖端技术,但通过这些活动,我增强了动手能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在村民的微笑中获得了满足和骄傲。
通过野外志愿活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近年来,有两名学生获得山东高校十佳优秀学生提名奖荣誉称号。在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中,高校毕业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技术创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学院将积极创新志愿服务新模式,发挥学院志愿服务的先锋作用,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服务功能,育人为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大爱大德大情’的人。”学院院长刘贵玉对学院的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