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未来十年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
精品课程|张新昌教授:空间信息技术
课程介绍
“数字城市”是促进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现代城市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动力。本课程围绕“数字城市”的核心概念,以案例驱动的方式探讨数字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内容;简单讲解空间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数字城市建设的支撑技术;然后,结合应用实践,主要介绍了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并从数字城市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的网络化管理、空间综合人文和社会学的研究;最后,以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展望了数字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本课程细节丰富,案例丰富,生动展示了“数字城市”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力求为观众打开“数字城市”和“幸福生活”的窗口。
《数字城市》课程作为教育部第三批全国优秀视频公开课之一,自2013年11月起在教育部“爱情课程”网站上线(点击文本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爱情课程”网站免费学习),已有4.6万人参与评论,34万多人分享赞。目前在全国992门全国优秀视频公开课总人气榜中排名第五。
目录
第一讲:数字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第二讲:空间信息技术
第三讲:虚拟现实技术
第四讲: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第5讲:城市网格管理
讲座6:数字城市与人文社会的发展
第七讲: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技术
第八讲:数字城市的未来——智慧城市
本讲座重点介绍数字城市建设的支撑技术,探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数字城市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应用方向。从地面分辨率和光谱特征出发,阐述了遥感的核心技术,并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和地物分析中的应用实践。最后,介绍了四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在导航和移动定位服务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主讲人简介
目前,张新昌博士是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特别支持计划”名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英国东伦敦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10月-1998年10月)
目前也是国家科技奖最终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协会员,全国高校测绘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文核心期刊《测绘学报》、《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测绘时空》副主编。目前主要从事数字城市(smart city)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以及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模拟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主持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
截至2017年12月底,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4篇,其中46篇被纳入SCI或EI;公开出版的14本图书中,有4部著作、10部教材,其中2部获“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 .获“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级以上科学进步奖15项(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奖11项(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等奖)。软件版权4项,发明专利4项,分别荣获2011年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14年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5年夏测绘创新贡献奖、2016年科技中文年度人物奖。
本视频课程得到张新长教授授权刊载,版权归作者所有,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