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大学(瓦加杜古大学)
新华社新德里10月31日电采访:中国的“十四五”计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采访印度尼赫鲁大学狄伯杰教授
新华社记者胡小明
“中国的‘十四五’计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几天前,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兼汉学家狄伯杰在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说。
他表示,“十四五”计划提出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狄伯杰表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意味着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所以,以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巴黎协定》,一定要遵守。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在气候控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协调非常重要。
狄伯杰表示,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反污染斗争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战役之一。根据美国宇航局2019年发布的卫星照片和数据,从2000年到2017年,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区域
狄伯杰认为,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可以扩大中国的国内消费和需求,意味着资本将投资于高端制造业,中国将逐步用绿色能源取代现有的能源结构。他表示,双循环将全面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5G、新能源汽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计中国将在这些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从而继续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并为其他国家提供机会。
狄伯杰高度评价中国十三五规划。他说,“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扶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此外,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与有关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产能方面开展合作,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成就为“十四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