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朝花夕拾小引读后感600字)
捧着鲁迅的《朝花夕拾》,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透露的思想,不禁想起鲁迅在诗《朝花夕拾》里说的“害臊指着千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是一篇怀旧散文,从多个方面反映了鲁迅的青春期生活,通过对过去的回忆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兴趣的形成过程。
单从书名来看,就有一个比喻。“朝花”的意思是,过去就像早晨盛开的花朵,在黎明时是那么娇艳美丽。“傍晚捡”的意思是,几年后回忆起这些往事,就像太阳落山时捡。虽然当时刚刚盛开的娇艳芳菲早已失传,但夕阳的照射让它增添了一份与往常不同的魅力。
鲁迅写这十篇回忆录随笔时,因抨击国民党腐败统治被国民党当局通缉,不得不投奔厦门。虽然他的作品都是追忆似水年华,但鲁迅却有意“借题发挥”,映射和嘲讽当时病态的社会现状。
文学就是人品,鲁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在这十篇追忆小品文里也能看到。看的时候让人心情愉悦,回味无穷。
比如《朝花夕拾》第一篇《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用物作喻的手法写“恨猫”,讽刺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如猫。同时,鲁迅的文章也像隐鼠一样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第一次看《狗猫鼠》的时候,看的是鲁迅,他在白草花园里玩虫子,也看的是鲁迅,他偷着去三潭印月,偷偷用泾川纸画。这样的人生,是鲁迅一生中最美的色彩。读书的时候,我尝到了淡淡的苦涩,那是三池映月的枯燥学习生活给我的。我一直在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写《三潭印月》里无聊的人生。最后我才慢慢意识到,鲁迅写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也有深刻的含义,就是他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鲁迅在杂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两位“名医”为父亲开了独特的药,但独特的药却让父亲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更严重。这种叙述表达了鲁迅对庸医的不端行为、敲诈勒索和无视人命的无耻行为的仇恨。
而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不着痕迹地控诉了封建思想对广大人民的毒害;在《二十四孝图》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在《五猖会》中,形象地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在《无常》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人世的不公的愤慨;在《琐记》里,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揭示了当时国人的病态思想;在《范爱农》一文中,又描绘了旧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十篇小品文,风雷如椽,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公和国人的病态心理。
我要感谢这本书《范爱农》,它唤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所生活的社会。
在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有很多痛苦,我一定要记住那些美好的东西,让它们像花朵一样绽放;忘记痛苦,让它像风一样飘走。
当今世界,是社会转型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公平、气人的事情,我们中学生能做的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摒弃糟粕文化。在未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好更美好。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读书,多学习知识,强化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鲁迅一样,我会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思想上的斗士。面对人性的恶我也会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