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小学语文(怎样给小学生补语文)
小学1-6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太实用,果断收藏!
从开学开始,语文就是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学好语文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法指导
从教材要求来看,小学语文教材下部(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汉语拼音、识字、写作、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处于七到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出现,在认识、理解或学习的时候往往依赖于物体或形象。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特别是:
1.借助图像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汉字。
2.学习基本的写作方法。
3.通过形象记忆、有趣记忆、情景记忆背诵课文。
4.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和简单的东西。
5.说话前通过思考,说出并写出完整的词、通顺的词、规范的词。
6.课后可以通过复习巩固知识。
教师或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形象和直觉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其中大部分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知到的。
二、小学语文中年级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中级(初三、初四)教学以中级的训练为主。通过对段的了解,段的实践,逐渐过渡到作文训练,此时的初三学生都是九到十岁。从心理特征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意图和目的逐渐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增加了,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从汉语知识来看,学生学过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现阶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发现疑点,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对焦的方法。
2.学会查字典,通过发音顺序、偏旁部首、数笔画等方式来理解单词。
3.学会有序地观察事物。如“方位变化观察法”(按方位顺序观察)、“时移观察法”(按时间顺序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按事件情节发展顺序观察)、“移动改变环境观察法”(按地点移动顺序观察)。
4.学会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总分和思维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
5.学会用“句法抽象法”、“归纳法”、“主观法”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6.学会用“排序法”、“路标法”、“综合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在这个阶段,教师或家长要教给学生多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给予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高水平教学(五、六年级)以文章训练为主,在加强课文组织、层次、内容讲解、课文结构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布局、规划文章的训练。此时的学生,年龄已经到了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长期以来能够有效地感知事物,能够区分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抽象思维,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来看,他们基本上已经学会并掌握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现阶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改进。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和特点。
2.学会用“提问法”阅读特克斯
3.学会用“链接段落意思”、“寻找中心句法”、“审题”、“重点段落”、“课后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主题分析”、“关键段落分析”、“主要内容分析”、“寻找总结、概括、过渡或讨论等关键句法”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改进法”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让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科学、系统、完善。
在这一阶段,教师或家长注重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原因,激励学生积极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