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宇学院(江西大宇工商学院)
母亲的手
文/
但每个女人的手都要修长、柔软、光滑、细腻,“细玉指”是对女人手的美称。女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第一,繁衍后代是他们的主要责任。第二,他们的存在是一种美,是对世界最美好的装饰。基于这两点,女性不应该承担其他责任,而男性应该承担创造生活,创造世界的重任。而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世界上所有女性的手都会修长、柔软、光滑、细腻,每一双女性的手都会散发出无尽的灵气和魅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女人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从而让自己光滑细腻的手变得粗糙沧桑。她们是伟大的女性。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手,就有多少伟大的母亲,世界上就有多少这样的手,就有多少高贵的灵魂!
我妈就是其中之一。
我妈是农村妇女。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出生在那个时代,她的母亲从小就承担了一些家务和农活。到了少女时代,她所承担的家务和农活甚至可以等同于一个成年人。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足以消磨掉作为少女母亲的手的气场和魅力,因为毕竟只是一些生活训练。母亲真的长成了女人,从嫁给父亲的那一天起,就完全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我妈嫁给我爸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那些年,爸爸妈妈不仅辛苦,还自己挖窑烧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砖房。同时,我和哥哥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家。妈妈要一边喂我们一边努力,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随着我们的成长,妈妈的负担越来越重,不仅是为了我们上学,也是为了我们的家庭和事业做准备。为了让家里生活更好,我爸我妈后来承包了别人家好几亩地,每天都很辛苦。此外,家里还养了一些猪和羊。从田里回来,总要背些草喂羊,拌猪食的任务自然就落在妈妈肩上了。秋冬的淡季,爸爸妈妈总是要找一些零活来增加自己微薄的收入。而且就这样,一年四季,我妈手里永远不会有一点闲暇时间。打工,烧砖,养我们,喂猪喂羊,打零工,这么辛苦的生活,充满灵气的妈妈的手,终于变得粗糙,僵硬,沧桑,甚至让人看不出是一双女人的手。母亲的勤奋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甚至超越了村里的男人,她的双手自然成为村里最沧桑的女人.
我深深愧对母亲,也愧对她的双手。是我让妈妈变老,让妈妈的手更沧桑。这些年来,我一直任性,一直焦躁不安,四处奔波,一次又一次拖累家人和妈妈。而母亲,她没有别的,只能靠双手默默承担更多的生活艰辛。她总是那么努力,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我妈的沧桑受了太多的苦.
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体会到了母亲手里的沧桑是在前年的春节。回到家,几天后哥哥跟我说了一件事,说是深秋的时候,妈妈去高速公路上做临时工,不小心弄伤了左手,弄断了中指和无名指。后来虽然治好了,但手指活动受限,不能用力过猛,几乎被认为是轻度残疾。我听了心里一沉,一股酸楚突然涌上心头,喉咙也不舒服。在我的要求下,我妈妈在我眼前展示了她的手。 天啊,多么粗糙、僵硬、开裂、暗淡、沧桑、没有一丝光泽的一双手,还有那两根受伤的手指,僵硬变形,显出深深的悲哀。那是我第一次仔细看妈妈的手。那一刻,我倔强的灵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无限的辛酸和愧疚涌上心头,以至于我再也不敢正视那双极其沧桑的手。转过身去,泪水再也无法控制地从我的眼中涌出.
母亲的手是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塑,它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我将永远对它怀有最深切的敬意.
多年来,远离家乡,踏上社会,时常想起沧桑至极的老母亲和她的双手。我常常想,不管有多艰难,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都要忍着,走下去,让妈妈早日安享晚年,让妈妈的手早日得到休息.
母亲的手是我生命的旗帜.
愿妈妈,天下所有的妈妈都平安幸福,天下所有的妈妈都多一些灵气,少一些沧桑,至少。不要受伤.
(魏武制作:刘振图据网)
郑永涛作品
郑永涛:故乡的花饼(第四章)
郑永涛,1984年出生,男,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江西大宇大学中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邯郸作家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散落在很多报纸上,如《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语文学习报》、《作文周刊》、《河北日报》、《河北法制报》等。他在北京空军某部队服役。
主编:周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