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育(重庆市教育局官方网站)
重庆教育“质变”加快
坚持民德,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素质平衡。一年多来,全国和全市范围的教育会议已在33,354个重庆教育“质变”加速发生举行
巴南区的家长会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从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和部署了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同年12月,全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出进一步具体部署。
一年多来,全市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措施,以一系列实际行动推动全市教育“质变”。最近,我们的期刊深入到一些区县和学校,探索了一些典型的做法。
创新做
举重结合五育的实效
全国教育会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五个教育同时进行,德育第一;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做好德育工作已经成为所有中小学的重头戏。
"李德树人扎根于文化,扎根于土地."朝阳小学校长邓伟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学校以“家”文化和家国教育为德育的根基和情怀,以弘扬良好的家庭作风和传承良好的家庭修养为切入点,将家国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情节剧表演、书画比赛、家庭风格讲座和家庭培训等,以教育人。学校还创新了“亲子契约”的道德评价方式,通过最温馨的家规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美育也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区县纷纷展开创新探索。
渝中区作为国家美育示范单位,扎实推进“城市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了“政府统筹、教育督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学校美育发展新机制。投资近800万元建设实验区,开展美育活动。近三年来,渝中区实现了美育专用设备和音乐美专用教室的“全覆盖”。成立了舞蹈、合唱、书法等348个校级艺术团,成立了15个市级艺术团。音乐、体育、美容等200多个奖项获市级以上奖项,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全面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人才。
务实
团队建设取得成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清华中学的王宇老师,给雨鞋袜子被淋湿的同学换干净的棉拖鞋,给生活在严冬的同学送厚厚的被子;泉山中学的李翠凤老师经常和学生交谈,以缓解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困惑.近年来,巴南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良好的师德为首要出发点,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师。
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此,全区积极建设新的教师成长工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三个工程”,创新干部教师教育培训机制;全面实施“双导师双基地”培养模式,每年培养教师5000余人。仅今年一年,就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四名教师获此殊荣
永川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偏远薄弱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区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集教、学、考、评、管为一体的智慧教育平台,加快“云课堂”教室和教育城域网建设,在网上学习空间注册15万师生,实现城乡优质资源互动和城乡“智慧教育”全覆盖。创新开展“龙头雁工程”和“区域教研”,实现跨校跨学科结对共建和资源共享。
课程创新基地已成为沙坪坝教育系统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内涵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沙坪坝区以实施“课程创新基地”和“优秀校本课程”两种课程建设为契机,创建了21个“学科课程创新基地”和近百个“优秀校本课程”。针对中学开展了“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等三类课程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示范性的课程创新基地和优秀校本课程,推动了全区教育进入内涵和质量发展轨道。
认真贯彻全国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改革发展措施,已成为我市教育系统的共识和行动。本刊将继续关注新兴的先进模式,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胡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