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就业(最新留学生回国政策)
2020年留学生回国就业利弊一览
我要不要出国?”
“回国之后好找工作吗?”
“留学生待遇怎么样?”
这个杀人三连的问题
你熟悉吗?
长期以来,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更加关注留学生求职问题。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9年回国学生人数达到35.35万人,占同期留学人数的85.4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失去了4亿个全职工作。
很多留学生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和担心,然后都开始分析自己和回国的利弊,做出选择。
许多海外学生在迅速调整计划,从留学国家就业转向国内就业市场.
《时代周报》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回国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海外应届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同期激增72.9%;归国参加求职的留学生将突破70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74万
留学生的回归将加剧国内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根据《2019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海归求职最看重的五大因素是:薪资水平 (87.3%),职位和发展空间(81%)、福利待遇(63.8%)、工作地点(61.7%)和自身兴趣爱好(45.3%)。
也有海归表示,求职时会考虑工作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工作环境、学习机会、企业文化等因素。
据《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年相关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海归就业人才已占全国海归总数的30.87%。虽然北上广深对海归仍有很强吸引力,但是“新一线”城市的海归吸纳能力正在不断上升.
放宽落户政策,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建立创业基地,提供资金支持,增加生活补助.这些都成为“新一线”城市吸纳海外人才的标准,体现了城市吸引人才的热情。
根据《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的相关数据,36.1%海归在当地民营企业工作,26.7%海归在外资企业工作,13.5%海归选择国企。
这类数据也反映了海归的择业观。
一方面,许多民营企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非常注重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的晋升机制,可以给新员工更多的独立机会。
随着留学从精英到大众的发展,企业招聘人才不再是最高学历,而是对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目前大部分回国找工作的留学生还是“裸奔”。
所谓“裸归”,是指只有海外学历,没有实习或工作经验的海归。
笼子里的人拼命想出去,
外面的人却挣扎着要回来。
关于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答案。
留学并不意味着回国后就成名,享受完美的生活;不代表你比留在国内的朋友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它不会帮你摆脱焦虑,但你还是会面临你只要活着就会面临的问题,比如房价,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