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800字小论文范文)
阅读课|题目:议论文阅读(1)阅读的三种境界
良好习惯的形成
胡适
1.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就是常见的所谓品格教育,品格和人格的培养。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性格就是习惯的养成,好的性格就是好习惯的养成。中学阶段是定型阶段,提倡养成好习惯比注重治学方法要好。个人不良习惯在中学阶段还是可以改正的。如果你在中学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未来就快完了。他可能不是大学里的好学生,也可能不是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2.我国过去注重写作教育。学者的指甲很长,他们的手和脸是白色的,他们的行动优雅。读书可以从‘边学边学’中背诵,写文章可以写很多好听的话,但是不能下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子凳子都有点破,拿不起来斧子钉子修。这种只会背书写文章的读者就是没有养成好习惯。
3.如何养成好习惯?我在台湾省大学讲《治学方法》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宋朝的时候,一个新来的学者问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奋和温柔。这四个字叫做为官秘诀,我把它们当作做人、做事、学习的秘诀。
4.勤奋意味着不懈怠,不走捷径,而是努力工作。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脚摸。老师叫你去找材料,你该去哪里就去哪里;如果有人告诉你去找标本,你会去田野和树林。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自然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点去做。
5.小心就是小心,不马虎,不同意。写汉字,不一点,不一横;写外来词,“我”的点和“T”的十字也不漏掉;作为一个数学,你不同意一个圆圈或小数点。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做小事关系到世界大事,学习关系到成败。所以,细心是必须培养的习惯。
6.和谐就是不发脾气,不武断,豁达,平和。什么是谦虚?胸怀无偏见,不以偏见观察事物,不以偏见待人。就学习而言,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以平和的心态向语文学习。对事物、对人、对事物、对问题、对真理都是完全开放的,这叫和谐。
7.慢,这个词很重要,“慢”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要轻易下结论。如果没有慢的习惯,前三个字不容易做到。例如,寻找证据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做不到“勤奋”;忙着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所以你不能做“真诚”的工作;如果着急做,当然做不到“和谐”。所以,如果证据不够,就应该暂停,也就是先挂在那里,继续挂。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不管它,而是你应该勤奋,细心和友好。南方人说的是“让我们冷静下来。”慢就是等找到足够的证据,再根据事实来判断。学习、做事、做官都一样。达尔文花了三十年时间才写出生物进化论。他走遍世界各地收集标本,做研究,并反复与朋友讨论。他的朋友劝他出版,但他还是拒绝了。后来,皇家学会收到了另一位科学家华莱士的论文,他的结论与达尔文的相同。只有当朋友们强迫达尔文发表研究结论,并提出一封与朋友讨论的信来证明他已经得出结论时,皇家学会才决定与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达尔文的认真态度不是缺点,而是美德,这也是科学史上勤奋和节制的典范。值得思考,以他为榜样,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这种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你将来都不怕失败。
(1)从全文来看,围绕“促进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一观点,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4分)
回答:
(2)当本文谈到良好习惯的培养时,第2段提到的“聚焦写作教育”有什么作用?(6分)
回答:
(3)能否删除文章第7段中带下划线的句子“有了这个好习惯,无论你是男人,工作还是学习,你都不会害怕将来不成功?”为什么呢?(3分)
回答:
—待续—
获取完整答案请发送“议论2”到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