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成语_关于虎的成语故事
老嘎说过一句成语:三人成虎,虎在人心。
成语三人成虎指的是无中生有的东西。人多了,人们就会信以为真,把谣言当成事实。
这个成语典出 《战国策魏策二》 ,原文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书上说,战国时期,王维有一个宠臣叫庞琮,他要陪太子去赵国都城邯郸当人质。
临行前,他对王维说:“我到邯郸后,会有人来找你说我的坏话,你就信了。”王维说:“不行,我怎么听他们的?”
庞葱就说:“现在有人进来对国王说:“市中心有一只老虎。你会相信吗”王维说,“我当然不相信。市区怎么会有老虎?"
庞葱又说:“另一个人进来说市区有一只老虎。你会相信吗?”王维说:“这有点可疑。”
庞葱接着说:“第三个人进来说市区有只老虎。你会相信吗?”王伟说:“那我猜我会相信的。”
庞聪说:“你看,闹市区离这里这么近,很明显没有老虎,但是三个人说有,你就信了。邯郸离大良那么远,说我坏话的人远远不止三个。你怎么能不相信他们说的话呢?”
王维听后,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吧。”。后来庞聪随太子去了邯郸,几年后回到了魏王果然听信了其他人的话,就再也没有召见庞葱了。。
有个与此类似的故事叫曾参杀人也是出自 《战国策》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温柔、优雅、孝顺。有一天,他妈妈在织布的时候,一个人过来说你儿子参与了杀人,政府在抓人。他母亲没有变脸,而是不停地编织,说我儿子怎么能杀人呢?
很快,又有一个人来说你儿子参与了杀人,政府在抓人。他妈妈还是不相信,继续编织。
然后第三个人跑过来说你儿子参与了杀人。还没等他说完,他妈妈就扔下织布机,搬了个梯子,爬上栅栏跑了。
其实那个杀人的曾参是另外一个同名同姓的人根本不是她的儿子。
曾参的母亲自然最了解曾参,但在几个人传播的时候,她也相信曾参杀了人,可见人们在抵制谣言时是多么的脆弱。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真不知道面对各种谣言,什么样的智者才能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成语“三人成虎”无非是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谣言时不要妄下结论,而是在做出判断之前尽量收集各种信息。
视频比文字更精彩
敬请期待
[老嘎讲成语] 每周一、三、五在本号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