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高中有几门课程(男女混住的大学有哪些)

高中有几门课程(男女混住的大学有哪些)

你要知道(教育部)

教育部近日正式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大纲规定的必修课,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参与。

根据《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生产、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课程。

《指导纲要》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各板块的目标。在课时安排上,小学1-2年级平均课时不低于每周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计划的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原则上每个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调查询问、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专业体验、党团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也可以由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的范围可以逐渐从班内转移到跨班、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课程,可能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门动态开放的课程。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遵循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附件

《指导纲要》按类型、按学校板块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包括神奇阴影的调查研究、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秸秆和落叶的有效处理、3D设计和打印技术的初步应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

据悉,早在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与学科课程并列,确立了该课程的独立地位。“但在实践中,一些地区和学校仍将其视为学科课程的简单补充或延伸,甚至根本不开课。《指导纲要》的引入,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与学科课程同等对待。”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惠生说。

详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326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