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_小学生养成教育
家庭教育故事:读者文小姐求助报社“家校桥”专栏。她的孩子现在五年级,但是从二年级开始就不爱读书,学习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他们每次期末考试都会变得非常暴躁,被锁在房间里就会发脾气。希望老师能帮助我们指点迷津,改变这种状况。
燕文建议:孩子不喜欢读书学习,做事粗心,作业拖拉,遇到考试选择不同方式逃避等等。这些现象最终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父母以身作则,营造读书和学习的氛围。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如果父母在茶余饭后,都留出一定时间作为家庭阅读时间,一起读书学习,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与父母一起阅读,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就会不知不觉爱上阅读。
2.家长需要给孩子列规矩讲原则,并给予正面激励。例如:作业方面,规定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先做作业,并且高效完成。如果孩子能达到要求,家长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并且可以奖励性地让他们在高效完成作业之后,干自己喜欢的有益的事情;行为习惯方面,要求孩子做事有条理,比如书包里书本、作业本、试卷有序整理摆放等。如果孩子能每天做到这些,家长可以用积分的形式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孩子学习就会有条有理,不会再丢三落四了。
3.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课堂的学习状态。教育孩子在上课时认真听课,听老师所讲,记课堂笔记,想自己之困惑,并在课上或下课时及时解决困惑。检验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家长可在家里让孩子充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课上的知识。鼓励孩子给父母“授课”,既能让孩子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也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从此乐此不疲,爱上上课,爱上学习。
4.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引导和教育孩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学习都要认真,集中注意力。例如,教育孩子书桌要保持干净整洁,桌面上永远不要摆放除了书本和文具之外的东西,避免孩子养成边学习边玩的不良习惯,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作业拖拉、磨蹭等。
5.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敢于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孩子在学习方面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并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不断成功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收获自信。
总之,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轻松自信地学习,从而爱上学习。孩子虽然五年级了,但是现在开始训练还不算晚!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行动,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在父母的参与和陪伴下,孩子会收获成长的快乐。
宝安日报
请关注高考:北清八学官网(北大清华第一学习能力培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