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从哥伦比亚大学走出的几名亚裔开拓者
如果我们要列举影响了世界的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亚裔人物,这个名单会很长。无论是艺术、工程、医学还是所有其他的行业,如果哥伦比亚大学没有这些优秀的校友、教员、员工和学生的话,这所学校对社会的贡献会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月是亚太裔美国人文化传统月(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我们浓墨重彩地来记录几名从哥伦比亚大学走出的亚裔开拓者,这些人应该被记住,虽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亚裔的优秀人才。
张康仁于1859年或1860年出生于中国广东,于1872年来到美国。他在1886年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由于考试流程中他需要面对的种族歧视,张康仁花了两年时间才被纽约律师协会录取。不过他最终在1888年被纽约州立法机关的一项特殊法案录取。但是当他来到加州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结果了。当他为了服务更多的华人群体而搬到加州的时候,他因为联邦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被加州律师协会拒之门外。在2015年,在他逝世之后才被准许加入。
李美步于1986年出生于中国,但却在纽约长大。16岁的李美步就已经是妇女选举权运动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了。为了给女性争取选举权,她在纽约带领过万人游行。由于1882年的排华法案组织华人移民称为美国公民,在1943年之前她本人都没有这个权益。在巴纳德女子学院期间,她加入了辩论俱乐部和巴纳德/哥伦比亚中国学生会。她在哥伦比亚的教师学院获得了自己的硕士学位,然后在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获得了自己的经济博士学位。她是美国第一个在此领域得到博士学位的华人女性。
关于吴健雄震惊世界的对自然法的发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和数学教授布莱恩·格林说:“只有少部分的物理学家做的贡献能够大大改变我们看待现实的方式,而吴健雄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吴健雄的一生有许多个“第一”,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第一个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第一个在世时就有由她名字命名的卫星的科学家。今年,美国邮政署还发布了由她的画像制作的邮票。
何大一是一名美籍台湾人,也是哥伦比亚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已经用了40年时间来学习并制定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在艾滋病传播开来之前就已经投入了这个方面的研究,那个时候他还是洛杉矶的一名内科医生,所谓的“艾滋病”病例还从来没有被报告过。在何大一的领导下,哥伦比亚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发现了艾滋病毒多样的复制模式,这革新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知。这样的知识让他们开始推广“鸡尾酒疗法”,结果是前所未有地控制了患者身上的艾滋病毒。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96年的年度人物,并在2001年获得了美国总统勋章。
(翻译:JOJO,来源:哥伦比亚大学官网 https://news.columbia.edu/news/12-groundbreaking-asian-columbians-you-should-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