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复习课
2018年12月27日下午,
两次研讨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融洽,亮点很多。两位老师都注重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渗透,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
黄老师在复习功课上做了两个大胆的尝试:分层和绘制思维导图。
分层,关注班里所有同学。知识梳理初期,学生学习计划的任务清单不一样,具体题型交给B级(后进生),把难推理题变成过程填空题的形式,降低难度;A级学生的要求是画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绘制,老师的点评和反馈指导,让孩子理顺了整章的知识结构框架。
李荣荣老师用最基础的平面图形画出了一个显示“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卡通图案,用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情况介绍”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背诵课通过练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技能。思维方法的总结贯穿全班。她总结了类比、分类讨论、方程思维等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并在解题分析中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策略。
李荣荣老师充分利用智能教室信息同步采集和独立统计的功能。他根据全班的差错率和多媒体设备能准确定位每个学生答题情况的定点反馈功能,有针对性地问答错题的学生“你怎么看”,并及时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
两次复习研讨会后,全组进行专题研讨会。
组长郑惠龙从专家的角度对复习课的基本模式、策略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总结背诵的原则
1.复习课应该把知识归纳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应该强化解题思路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应该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提出复习第一课的策略。通过问题解决梳理知识体系。
1.通过问题解决梳理知识体系。
2.通过思想方法沟通知识联系。
3.通过思路分析提升思维水平。
4.通过变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这个发言虽然简短但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与引领的作用。
充满收获。
作者:张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