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什么开发智力(儿童学口才的好处和坏处)
目前有很多人热衷于开发幼儿智力。很多家长很早就教孩子认字和计算;有些家长还对孩子进行早期定向训练。比如很小的孩子在父母的压力下学习绘画、书法、钢琴、小提琴。其实这种教育增强的不是孩子的智力,顶多是一些知识和技能,但后果会阻碍孩子正常的智力发展,造成很多情绪问题,导致孩子不喜欢学习,身心健康等问题。
什么是智力?说白了就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潜力。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人类有能力根据环境不断改造自己,探索世界上的未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所以,智力不仅仅表现在阅读、写作、算术等技能上,还包括解决其他问题和与他人相处融洽的能力。比如有两个煤气灶的时候,是先做饭再用一个炉子做饭,还是先做饭再炒菜;或者用两个炉子同时做饭炒菜,需要想好,做好计划,不然会吃凉菜,冷餐或者浪费很多时间。比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上了大学,独立生活后,需要正确评价自己,调整时间,学习生活,克服不稳定的心理,适应大学里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智力,是一种主动调整精神状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能力,他只会被动的记住一些死亡的知识,所以他的人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过于注重读、写、算,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有些父母认为开发孩子的智力意味着让他们识字,所以他们尽力阻止孩子玩耍,强迫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记住新单词。早期识字一旦被置于不恰当的位置,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会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社会发展。
UNICEF对早期教育的描述如下:“早期激励可以被视为早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0 ~ 3岁的孩子来说,更多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它是通过节奏感(声音、音乐、色形变化、运动物体、时间间隔)、语言、触觉、动作-动作安排等来进行的。玩具在幼儿刺激训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识字不是幼儿教育的唯一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早读才能尽早展现聪明智慧,而忽略了长远规划。人的培养周期其实很长,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具体任务。如果孩子的早期识字阻碍了那个特定阶段任务的完成,导致厌学和自卑,那么结果就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这种后果可能要到几年后才显现出来,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年龄和个人特点,早早给孩子定向,比如学钢琴,画画,识字等。如果取向不正确,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长期不利的影响。
真正的智力发展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按照规律,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使儿童成功完成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在智力和人格上和谐发展,成为认知能力较高、人格健康的社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