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的背景:

(1 )根本原因: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

(2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2.战争经过:两个阶段

(1 )爆发:1840年6月英军进犯广东——沿海北犯天津白河口

(2 )扩大侵略:1841年侵占香港岛,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3 )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求和

3. 结果

(1 )战争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经济军事强国,综合国力强。

主观原因:

清政府腐败, 经济落后,军事装备落后;

阶级矛盾尖锐,战争中组织抵抗不力、战和不定。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 )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和《虎门条约》

4.影响

(1 )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国家主权:完全独立自主权领土不完整,丧失部分主权

(3 )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4 )革命任务: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 )革命阶段: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直接原因:中国拒绝修约

2 经过

(1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 年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

1857 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 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 《天津条约》

(2 )第二阶段(1859年1860 年)

1860 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 《北京条约》

3. 结果:签订两个不平等条约

小结:

1.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

“半封建”是指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历史的进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874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