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初中物理教育网(江苏教育网)

初中物理教育网(江苏教育网)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素质教育的改革离不开课堂改革,课堂改革应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础。然而,和我一起学习物理的贾老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教师并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意识,仍然缺乏保证学生自主性的策略和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可靠有效的保障,学生的自主权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片面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主流。以上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自主学习模式。然而,只强调课堂教学要素的一个方面,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例如,研究性学习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建构过程;合作学习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人际关系和个性的塑造和培养。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始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课堂应该是一个综合课堂,不仅要考虑教学方法,还要考虑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

2.教学主体缺失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可,但它已经开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然而,大多数班级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在深层次上发生实质性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保证。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情感需求。只有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教师屈服于考试带来的压力,教学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后面强调发展的需求),使得我们所知道的教学需求变得简单抽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虽然教师有时会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但往往只是作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和意义的发展。其次,长期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力和策略,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有限。

3.内容教学缺乏互动性

虽然探究式教学等学习模式已经进入课堂,但教师“教”的痕迹依然明显,知识的传授仍然是单向的。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学成了教师灌输知识最省时、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锻炼是老师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手段,学生的自主性被严重压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课堂,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自主课堂活动的内在机制,和谐的环境是活动的外因,交流是教学的本质,学生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4.学科教学和教育的分离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和教学是脱节的。有的老师往往认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事,学科老师最多只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注重教学技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我们不能教别人,只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养心。任何自主课堂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课后教育非常重要。很难想象它脱离了师生的情感基础和学生的情感需求,仅仅依靠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初中物理课堂学生自主性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课堂要素,而应是课内外教学与育人的统一。目前学校在评价“精品课程”时,为了防备老师的表现,采取了换校换班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这样的课程,除了证明老师的教学技巧过硬之外,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就算是老师自己,恐怕也不是真正的优质课。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在当前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下,在学校教育环境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定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智力和意义均衡发展,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沙洲职业工学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885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