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复习_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4. 内容:
(1)政治
建立郡县制,君主直接派官员治理。(最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最能体现对旧贵族势力的打击)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民众的管理。
(4)严格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的封建性质)
鼓励耕织,多产粮布者可免徭役。(有利于实现“富国”)
统一计量。
(3)军务:奖励军功,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有利于实现“强兵”)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割据。
(2)目的:治理北方广大地区,稳定政权
(3)措施:
迁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汉服措施
a讲汉服:规定官员在法庭上必须使用汉服,鲜卑语
b禁止穿汉服:用汉服代替鲜卑服。
c改汉姓:鲜卑姓改汉姓。
d与汉人联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4)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北方民族融合
(1)背景:魏晋以来,迁入中国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族人杂居,开始过上安定的生活。
(2)表现形式:
①.生产生活上,内迁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
在政治制度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在思想文化上,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和舞蹈深受汉族人民的喜爱
在民族心理上,“胡”和“汉”的观念淡薄,民族间的差距缩小。
(3)特点: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有时会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壁垒趋于化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