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3语文考试试题(2016年高教岗前考试试题)
2017河北衡水,初三,初三,下学期,初三,初三,初三,语文考试,解析版
1。现代汉语阅读
读下面的单词,完成下面的小题。
中华美德的不同呈现
李杰
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让人看完回味无穷。为什么一部纪录片给人的影响这么大?
这部纪录片抓住了当今时代最强的声音,那就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部纪录片是中华美德的缩影。影片展示了大小不一、历史悠久的村落,在美丽的山村中阐述了村落的丰富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3)我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就是在这些山村中培育出来的,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在现代依然发挥着它的价值,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让所有中国人看了之后都激动不已。因为乡愁是人长大后能触动内心情感,唤起民族记忆的情感。在乡愁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共鸣,每个人都能找到民族价值和民族认同。怀旧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精神,发人深省,深深感染和造福了人们。这种精神充满了“情”、“义”、“理”、“美”,让人发出思乡之泣。
重庆二十九中上一期
高三语文月考题
(时间:150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讨论文阅读(本题有3个小题,9分)
阅读下列单词,完成问题1-3。
没有英雄的历史是孤独的,沉默的历史,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弱小的民族。中国人的国民性是文化在特定经济生产方式和制度下的凝结,文化的本质和广大人民群众造就了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堪称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化身,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们不仅是文化和人的后代,也是具有文化传承和民族动力的典范。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需要批判,受其影响的人群中落后的东西需要不断改进。我们不赞美三寸金莲,我们不能赞美纳妾等违背现代文明的东西。但也要相信,没有永远的中国人,没有永远的国民性。中国人在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一些缺点将会改变。人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阿q是旧式的农民形象,不是中国农民的永恒形象。没有天生丑陋的中国人。任何对国民性和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攻击,如果不指向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只停留在文化层面,都是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