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类 > 作文集 > 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有何意义?

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有何意义?

abc留学网2023-11-11作文集66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统一女真,后又以&ldquo七大恨&rdquo誓师伐明,开始征伐明朝之路。后来这一壮举在他孙子顺治帝时期实现,&ldquo清&rdquo入主中原,统一中国。

  十三副甲胄是他祖父和父亲面包遗留之物,以此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落。那么他以&ldquo七大恨&rdquo誓师伐明,这&ldquo七大恨&rdquo又恨了些啥你们知道吗?

  一恨明朝无故杀其祖、父。&ldquo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rdquo。

  努尔哈赤的祖辈在明成祖朱棣之时内附明朝,恪尽职守,却无故被杀,成为努尔哈赤起兵一恨。

  二恨明朝偏帮叶赫、哈达,欺压建州。之前已经有过协议,设碑立誓,但凡越界者可杀之。南关、北关、乌剌、蒙古等九部联合攻打建州,明朝置之不理。等到建州赢了,迁入内地,明朝又责备擅自动兵杀伐。

  三恨明朝违背边境划定协议,强令努尔哈赤抵偿人命。当初双方立界碑&ldquo汉人私出境外者杀夷人私入境内者杀&rdquo。

  照努尔哈赤的说法是,边境汉人私自出边,挖取人参,断建州人活路。在多次上奏有司责罚却不得回答之后,迫不得已动手杀人。后来新巡抚到了,他派人去送礼,使者反被扣住杀害。

  四恨明朝不公,偏帮叶赫。叶赫与建州不合,明朝调解即可,但是却资助叶赫火器兵马。双方都是属&ldquo夷&rdquo,却偏帮叶赫。

  五恨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这就与著名女子&ldquo叶赫老女&rdquo有关了,叶赫老女就是东哥。东哥不是其真名,为后世人所创,现代有小说也称布喜娅玛拉。

  叶赫老女原本与努尔哈赤有婚约,在努尔哈赤迎亲之前,叶赫部却仗着有明朝撑腰,违背盟约,将叶赫老女嫁给蒙古部落。

  对此事明朝未做处置,如此夺妻之仇,成为努尔哈赤誓师伐明第五恨。

  六恨明朝强占土地,命叶赫部之人退三十里。&ldquo我部看边之人,二百年来,俱在近边住种。后前朝信北关诬言,辄发兵逼令我部谴退三十里,立碑占地&rdquo。

  当时正好是收成之时,明朝却听信叶赫偏言,强令建州退耕种两百多年的土地三十里。后烧毁房屋,使得建州部族子民无房可住,无饭可食。

  七恨明朝派遣使者,在建州作威作福。不仅对建州一干贵族污言秽语,好不放在眼里,还欺压百姓。

  努尔哈赤凭此七大恨,写反明檄文,正式誓师伐明,开始了对明作战之路。

  这七大恨先不说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但它每一恨直指明朝,又拉起了建州女真对叶赫的仇恨。可以算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誓师大会发言了,对于鼓动士兵,提高士气有很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每一恨都是对明朝的指责。也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弱化他臣子反叛君主的色彩。

  从努尔哈赤以&ldquo七大恨&rdquo誓师伐明,就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不是只知道行军打仗的武夫,各种政治手段玩的还是挺溜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uowenji/84661.html

分享给朋友:

“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有何意义?”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