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双壁(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这是毛泽东的枕头书。如果你想了解历史,你应该从它开始
读史既要知人论事,又要踏实。读史获借鉴,必读 《资治通鉴》 。
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最权威、最方便理清历史脉络的书。也是专门写给后人学习的历史书。
《资治通鉴》,这部编年史的通史,可以用清朝王明胜的一句话来概括: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
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1019~1086)决心以“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为内容,形式简洁明了地写一部通史。
北宋英宗统治萍萍的第三年(1066年),他向英宗提交了《战国秦亡年谱》八卷,得到了英宗的赞赏和支持。
英宗鼓励他继续编撰,给他配备了几个得力干将,专门开了一家书店,给了书名《通志》。
第二年(1067年),宗申继承王位,意为“鉴于过去,有资源治理这条路”,并给了一个新的称号《历代君臣事迹》。
司马光前后花了19年时间,终于在元丰神宗的第七年(1084年)司马光去世前两年,把所编的《资治通鉴》书报给了宋神宗。
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病死;同年10月,宋神宗下令刻制修订后的《资治通鉴》手稿。
可以说司马光用了一生的时间,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他在《资治通鉴》说“部长的精力在这本书上”,这是一个真实的说法。
《进书表》 全书共294卷,逐年记载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这1362年间发生的大事。
除了正史资料外,还收集了222种以上的杂史。书中编年史清晰,条理分明,内容详尽,不乱。
这部编年体史书,
体大思精,史料充实,文笔生动,
特别是时间概念极为明确具体,
让人爱看,看了还想看,又很耐看,
其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与《资治通鉴》一起被称为“http://”,毛泽东一生读了17遍并注释了它。
书《史记》记录:
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毛泽东生前称她为“孟夫子”)说,毛泽东的床头一直放着一个《毛泽东品国学》,那是他读过的一本书。很多页面都是用透明胶水粘的。这本书我不知道他读了多少遍。
有一段时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很着迷。他读了半天,累了,翻来覆去读了几个小时,持续了很久。毛泽东对阅读的专注让孟锦云难以忘怀。
中国几千年来经历了朝代和历史事件的兴衰。如果我们想系统地梳理中国历史,就必须阅读它。
史学双壁 《资治通鉴》 专取关键人物、历史大事件,其目的就是让后人从人物、事件中获得借鉴。
听到各方。
—— 《资治通鉴》
面对面,古人训诫。
—— 《资治通鉴•唐纪》
与其看,不如说。
—— 《资治通鉴•魏纪》
能择善者必从之,美归你。
—— 《资治通鉴•唐纪》
德蔡晟被称为绅士;得德者,谓小人也。
—— 《资治通鉴•宋纪》
这些名言警句(有些已经演变成成语)都是《资治通鉴•唐纪》的。
如:
然而,当人们阅读原著时,古文很难理解,最好的阅读方式是 《资治通鉴》 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史书,涵盖智谋、兵法、心理、做人、处世……
但是,阅读600万字的白话书目,不仅是时间上的不安全,也是对那些终日为工作和生活而奋斗的人的视力的考验。因此,边肖推荐以下白话《资治通鉴》音频专辑。
专辑简介
先读通精品白话版。
《白话《资治通鉴》音频专辑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上部包括500集音频,每集时长6-7分钟。您可以在开车、排队、走路时随时随地打开音响,插上耳机,享受自己的空中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