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析(历年高考试卷真题电子版)
现在不看这份高考试卷分析报告,以后去考场会后悔的
有一天翻了两个近两年高考试卷分析报告,结论触目惊心!
这与北京大学的温如民给高中生的警告是一致的:
不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的高中生,高考会吃亏!
现在高考传统文化到底有多重要?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明确表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引导作用。2018年高考新大纲延续了2017年的要求。
现在具体来看一下高考传统文化调查:
传统文化在2018年高考试卷中的比重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传统文化考核成绩分别为43分(全国卷一)、43分(全国卷二)、37分(全国卷三)。
国家卷一
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2018年传统文化高考语文上册考核内容包括:语篇课文阅读(3小题9分)、文言文阅读(4小题19分)、古诗阅读(2小题9分)、名句听写(6分),总分43分,占28.7%。
真题演示
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14-15。(9分)
野何
鸡毛箭山桑弓,射下来咬路宏仰天。
马姨黑胖闯北风,晚上给田里带酒。
人是贫穷的,心却不贫穷,他的荣耀不如神。
寒风又变成了春柳,所有的文章看起来都像抽鳌
14.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3分)
A.屈身射洪,披衣疾风,饮酒唱歌,都是诗人缓解抑郁情绪的方式。
B.虽然诗人不得不接受生活贫困的命运,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他的精神仍然是英雄的。
C.诗中描写春柳的方式和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样,比较常见。
D.这首诗前半段描写场景,后半段抒发情怀。描写和抒情关系密切,脉络清晰。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分析。(6分)
能否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国家卷二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2018年全国传统文化高考语文卷二考试内容包括:读文言文(4小题19分)、读古诗(2小题9分)、默写名篇名句(6分)、语言文字运用(第18小题3分、第21小题6分),总分43分,占28.7%。
国家卷三
2018年全国传统文化高考语文卷三考试内容包括:读文言文(4小题19分)、读古诗(2小题9分)、默写名篇名句(6分)、语言文字运用(第17小题3分),总分37分,占24.7%。
传统文化在2017年高考试卷中的比重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传统文化考核成绩分别为41分(全国卷一)、101分(全国卷二)、41分(全国卷三)。
《北京卷》考核总分56分。山东卷考核总分51分。江苏卷考核总分46分。
根据以上两份官方数据报告,2017年和2018年,仅中国高考试卷,各省市的传统文化就占了30%以上!
高考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所以你必须花时间多读一些书,并编写一个
书27 《论语》
书28 《匹克威克外传》
书29 《三国演义》
预订30 《老人与海》
书31 《红楼梦》
书32 《哈姆雷特》
书33 《呐喊》
书34 《堂吉诃德》
书35 《史记》
书36 《子夜》
书37 《巴黎圣母院》
书38 《女神》
书39 《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