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影片观后感(战狼1观后感400字左右四年级)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部爱国主题电影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在爱国教育不能放松的形势下,在学校、家长、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合力之下,黄金周7日,《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突破20亿人民币!而这部电影确实给力,在编、导、演都颇具水准,截止至10月8日,豆瓣的评分也达到8.0分,这是一个不错的分数。
当然,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事件不止七件。这是电影,她要做选择。未知的故事更吸引观众。《我和我的祖国》的天才之处在于,她用事件背后的小故事来衬托这些大部分人已经知道的事件(当然孩子也不一定全知道),让人们知道一些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开国大典中的准备工作是如此艰难,原子弹爆炸的成功在于很多人的努力和女排精神的强大。在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的每一分钟背后,都是国家的尊严.
这是一部故事片,大部分改编自真实事件。经过艺术处理,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时代感更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色彩、场景、摄影也很讲究。不能说她是文艺片太多。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令人振奋。
开国大典上,电动旗杆设计师叫主席按按钮的时候;当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当中国女排夺冠,电视机前的邻居欣喜若狂的时候;香港回归升旗仪式开始时;出租车司机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给汶川地震孤儿的时候;当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穿越天空时.这七个故事是七个导演导演的,给了观众一个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的机会,明明知道每个故事都不一样,比较起来有偏差,但还是要比较。也许导演要为那些编剧挡枪。怪导演的地位比编剧高(看电影海报,没有编剧的名字),于是陈达导演躺下了。
看完这七个故事,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深深担心陈导的《日光流星》,觉得这是全剧最烂的一个故事,缺乏感染力,不打动人,虽然画面还可以。故事中,兄弟俩都是无家可归,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当他们遇到扶贫干部老李时,在老李的帮助下,他们改变了思维。把这两兄弟的故事和神舟飞船联系起来,终于看到了返回舱坠落后他们思想的顿悟,让人觉得牵强。那么这两兄弟的故事是基于真实的故事吗?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资料和评论,基本可以否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看过这部电影的大部分网友都在喷陈导的《日光流星》,也有网友指出陈导抄袭了《悲惨世界》。
是不是《日光流星》真的如大家评论的那样不堪?
在某个节目上,陈导的那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 “所谓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帮助”。似乎故事里包含了根深蒂固的道理,这是可取的。甚至在剧中,安排小弟帮小羊,老李告诉他“一时半会儿帮不上”,旨在告诉观众这个故事的意义。可惜普通观众不买,就像你卖你觉得对躺在婴儿床里的宝宝很好的玩具,他们的视角根本不是你看到的,你无法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就算你明白陈导想表达什么,你还是会感受到两兄弟的故事。当然也有网友支持陈导。除此之外,有影评人对陈导的《日光流星》大加赞赏,并做了深入分析。 看来以后陈导电影上映前最好能出个电影指南。
《日光流星》无疑是全片争议最大的故事。另外,上一个故事《三陪》,看起来很自卑,但也不差。总的来说《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很好的爱国题材电影。呈现了几个爱国情怀浓厚的历史经典瞬间,值得家长带孩子去看。
在这里,我们必须吐槽电影院。提前入场后,当天就投放广告。好像加了3D效果,而《我和我的祖国》是2D电影。影片开场后,依然有重影的效果。向工作人员询问两次后,可能会有所调整。残影没那么严重,但还是存在的。因为电影继续播放,我怕错过重要片段,只好放弃。
我还在电影里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夺冠”的故事里,电视天线不强的时候,大家都拿出家里的收音机听女排比赛。我居然在家里看到了红灯753复刻收音机。这几年生产的收音机通过了。斜辫天线的753绝对不是80年代的产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