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_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增强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_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增强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品质。其内涵是自尊自爱,发自内心地相信“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认知是孩子一生中比黄金更宝贵的财富,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斯科特帕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这种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孩子幼年时享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的强大自信,也会使其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致自暴自弃。”.

第一步,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对他有信心的。

自信心比较高的孩子一定具备以下三种特质。

1.他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孩子做什么,父母就会给什么。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因此,为了保证这种状态,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奖励进行一些调整。

2.自信心高的孩子会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标准和准则,我的底线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我都已经知道了,而不是父母告诉我的。

3.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不管这种想法是对是错。

第二步,避免负面的标签,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有4个方法能够让孩子避免负面标签的影响。

首先,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你是什么样的孩子?”“你想怎么做?”,这是一种描述孩子的标签,一定不能用。

第二,如果别人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家长一定要讲清楚,及时澄清。告诉孩子,那些话只是他们对你的片面理解,你才是唯一说了算的人。

第三,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因为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比较,他也会把你和其他家长比较。比较就是看对方不顺眼,他也不会听你说什么。

第四,不要谈论有基因缺陷的孩子。比如孩子的长相,或者是习惯造成的先天疾病。如果我们用这些话来谈论孩子,首先是对于你自己的不认可,因为这些遗传是你带的。会给他一种感觉,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缺点都是不可改变的,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步,建立孩子对于成功的预期心理。

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有这三个方面的特质。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合适。如果孩子觉得这个要求不合理,他根本不会去做,因为这是空中楼阁,不可行。

第二,要求必须符合孩子自身的价值观。这个要求不能只满足你,不能满足孩子想要的。只有你们见面了,他才能和你一起完成这个期待。

第三,要用积极的期待去影响。在实现这一期待的过程中,无论是更接近希望还是更遥远,我们都必须有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他去接近这一期待。

第四步,建立孩子正确的自我对话习惯,把一些行为和诉求内化为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孩子打破负面的暗示.

首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如果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但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只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合理、无原则的要求。

第二,树立正面口号。因为只有正面的口号才能给出正面的暗示。他越坏,越坏。

三是构建提醒机制。在孩子的行为过程中,我们要有及时的提醒,不管他做得好不好。

但一定要积极正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单纯的批评和讽刺他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第四,用鼓励代替批评。当孩子做错事时,他只知道自己做错了,不知道会反映出其他本质问题。

因此,孩子表现不好,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他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批评他做错了。

第五步,协助孩子建立“我能”的心态。

首先,你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比如照片、日记、DV、朋友圈、微博等等。孩子的成长是美好的。只有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情,孩子才能体会到之前发生的美好。

第二,可以记录孩子的成绩。每当孩子取得了一项成绩,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哪怕是第一次为你做家务,我们都可以记录下来,让他随时可以回顾。

第三,可以制作特殊成就展板。这些特殊的成就可以是你所期望的,也可以是孩子认为他们已经取得的。这个成绩可能跟学习或者爱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有这样的板子记录,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

而且每次看到这个展板,都是自己和父母认可的,所以会有一种“我能行”的心态,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3197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