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课改地理必修一教案)
扬州市2018年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培训在杨达高中举行
12月7日至8日,由扬州教育科学院主办、扬州地理教师工作室与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承办的扬州2018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培训暨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室活动在杨达高级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地理新课程标准专家讲座和地理新课程标准研究班演示两部分组成。
7日上午,苏州中学省级特聘教师蔡明在《高一地理新课程之实践解读》上作了讲座。摘要:围绕“情境”和“问题”,蔡先生从试题实践、备课实践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情境”和“问题”。蔡老师在教与学地理的同时“行万里路”,以开阔的视野和生动的案例给扬州地理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7日下午,杨达大学附中潘志辉老师开了一个《中国人口政策之变》的公开课。潘先生以当前的热点问题为素材,通过研究建国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梳理其原因和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态和谐。扬州中学陈建创办的《中国人口分布与环境人口容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索中国人口分割线的实践,培养学生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随后的课程评估中,
8日上午,扬州中学省级特级教师陈老师作了题为《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的讲座,介绍了扬州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果,阐述了在地理核心素养中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策略和途径。精准的课程定位和精准的实施方案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
江苏省教研室教研人员于荣在《普通高中2018级课程调整方案解读和教学建议》上做了演讲。于老师解读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调整的内容,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的依据、结构、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通过与现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教师明确指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老师讲了大量的课作为素材,使参与的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论框架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本质和主要变化。活动中,教师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如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学地理的核心素质、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等,体现了地理学家求真的热情。教师们表示,他们将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