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陪练(大眼睛app安卓下载)
网络音乐教育的“协奏曲”季开始了吗?图论
行业洞察
在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和良好的素质教育政策的双重加持下,音乐教育的巨大市场潜力毋庸置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音乐教育产业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0%.据青子研究所估计,
2018年我国音乐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
然而,企业在这个市场的蓝海中挖金子并不容易。调查显示,在近千亿的市场中,约70%的音乐教育机构难以盈利。
商业模式创新少的传统音乐教育问题凸显。一方面,机构日益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导致音乐机构的生存压力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过时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以及高素质教师的短缺等因素,使音乐教育机构难以在市场的蓝海中挥拳相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儿童音乐教育的传统运营模式正在被颠覆。市场迫使传统音乐机构积极转型,也催生了一批具有互联网属性的创新音乐教育公司,为音乐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
内容|傅瑞娟
统筹|林兰峰
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网络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热点之一。
萌发了几年,出现了几种类型的玩家:
智能乐器,的智能钢琴、蜗牛音乐学院极客智能吉他、智能尤克里里等。这些智能乐器可以用灯光演奏,实现零基础,弹钢琴;
视频录播教学教钢琴陪练,比如弹钢琴陪练;
O2O模式,也就是老师在家教书;
智能硬件型,就像音乐音符,它的产品大眼睛对练,采用“人工智能和在线直播”的模式对练。
随着新进入者数量的增加,老牌玩家已经开始进入从探索到成熟的过渡。成立于2014年的“互联网音乐”率先开展VIP陪练,目前月收入已超过5000万元,累计服务用户超过40万,付费学员覆盖33个国家,成为网络钢琴陪练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VIP陪练已经完成四轮融资,最近一轮上亿元的B轮融资由腾讯和蓝欣亚洲领衔。
虽然K12在线教育已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线音乐教育的前景曾因音乐教育所需的高场景和技能而被低估。线上音乐教育的领军人物VIP陪练也走过不少弯路。在尝试了四种商业实现模式后,最终打通了钢琴陪练的商业模式。
One的陪练品牌“熊猫钢琴陪练”近日宣布,今年前三季度,其陪练业务月收入从数百万增加到数千万,注册用户从数千人扩大到20多万人。
随着钢琴陪练龙头企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音乐教育创新企业开始拓展在线陪练业务.与线下机构相比,线上音乐教育机构的规模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他们更受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
完成1000万元的A轮融资的音乐笔记,以“人工智能在线直播”的模式推出大眼对打;专注于网络钢琴教学和陪练业务的岳梅钢琴,完成1200万元预A轮融资;K12教育品牌负责人一对一推出了头部陪练。成立于2017年,为钢琴和小提琴提供一对一视频陪练服务的柚子钢琴培训,已宣布实现盈利。钢琴陪练品牌快陪练宣布完成由资本牵头,资本紧随其后的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在在线音乐教育业务方面,钢琴因是最大的高频刚需品类.根据中国音乐协会的统计,目前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学琴比例高达 60 %以上,小学生达到 30 %,中国琴童总数达 3000 万,并以每年 10 %的速度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钢琴儿童家庭普遍具有较强的教育消费能力,这也是钢琴在线陪练课程蓬勃发展的一大因素。网络音乐机构的海量广告,正在撼动着父母的消费习惯,推动着行业的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专注于在线音乐基础和声乐教育的在线音乐综合素养课程开始进入音乐教育赛道.有声田,赢得了蓝象资本的青睐,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积累了100多个付费用户。声音基础、声乐教育、钢琴教育是近亲,注重知识与声音的互动特性,使其比场景和技能要求更高的乐器学习有更大的展示空间。
陪练业务与音乐教学主课相比,具有消费频率高但客户单价相对较低的特点,在功能上仍然是线下主课的辅助业务。虽然有少数创新企业开始尝试线上乐器教学,但目前以一对一实景教学为主的线下课程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在线音乐教育可能又迈出了一步,挑战在线一对一音乐课程,获得钢琴儿童家庭的认可。
展望未来,一方面,线下机构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会应时而变,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经营模式将成为趋势;另一方面,线上音乐教育将横向扩张教育品类,从钢琴向多种类扩展,纵向扩展教育深度,围绕音乐素养多维度出牌;再者,未来音乐教育领域还可能出现明星化+线上化、产品驱动、游戏化这3个创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