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_高考一轮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_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学习计划和策略

1,基本指导思想

应以课本为基础。有考生认为:“课本上没什么可看的!太简单了!”这个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题也是,不会脱离《考试大纲》和课本知识点。所以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

复习课本没有刚学的时候那么详细,但也不是简单的去翻一遍或者简单的背诵。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然是第一轮复习,但其实包括两次:

一、先看课本“厚”。具体方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找出每一课的知识点,逐一消化。要背知识,要理解应用知识点,要通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你理解不同的关键问题。除了问老师同学,还需要做几个相关的练习。这个复习不能留任何知识死角。认真复习是要下苦功的,但花时间把背、读课本、做题有效结合起来,并不需要足够的时间。另外,每个复习阶段都要做一套测试题,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是否有漏洞,以便及时发现并填补空白。我建议:以每两节课为一个阶段,复习两节课后做一套测试题,自我测试。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2,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政治基础好,只要以上两步做好,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基本就能做到。但如果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除了上课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安排课外时间外,还需要在第一步投入更多的时间。比如花时间记住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练习;花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安排上,我认为:前者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应该是每天50分钟左右,后者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至少是90分钟,30分钟记住,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课外时间投入。考前突击记忆是非常有害的。之前的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政治虽然是文科,但平时还是要放功夫的。

3.每个科目的学习内容都要有计划

历史:注重细节,这是最考验记忆力的科目。课本上的大字、小字、地图甚至笔记你都放不下,听起来可能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么做,这也是我们班能在全区前十名中占据第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一课一课地学习。这时,我们要求自己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详细而不遗漏地背下来,然后整理出一个提纲,比如这一课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等。根据这个大纲,我们会对这节课的主要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最后整理出小字、地图、批注等容易忘记的小知识点,再背诵一遍。

政治:注意系统化,因为政治评分的高低取决于你提到的点数。要回答所有的知识点,不仅要记住,还要掌握这些点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如果你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从一个点联想到相关的点。所以,不能把知识和政治分开。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每一节课、每一章、每一本书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它们在内容和逻辑上的联系,构建一个紧密相关的网络,以加强知识语境的记忆,达到将整个知识网络与一个点联系起来的目的。

地理:文科最有科学气质的学科,单纯靠记忆是学不好地理的,它讲究的是对规律的理解和总结。地理分为人文和自然两部分。自然地理可以用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来记忆。不仅要知道为什么,还要掌握地理事物这些方面形成的原因。把这些地理条件和太阳运动等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并不难,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规律。人文地理可以从劳动力、原材料、燃料、技术、交通等方面来记忆。并结合太阳活动规律和大气活动规律等自然规律。我一直认为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难学,因为它很灵活。所以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多阅读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905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