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由来(数学小知识的来源)
数学发展简史:自然科学之父,起源于用于计数的自然数的伟大发明
数学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 数学形成时期 ( ——公元前 5 世纪)
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方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和几何没有分开。
二、 常量数学时期 (前 5 世纪——公元 17 世纪)
也被称为初等数学时期,它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数
他,代数,三角形。这一时期的基本成绩构成了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1.古希腊(公元5世纪,17世纪,——年)
毕达哥拉斯——《万物有数》
欧几里德—— 《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面积和体积
阿波罗尼奥斯—— 《圆锥曲线论》
托勒密——三角学
丢番图方程——
2.东方(公元——15世纪)
1)中国
西汉(2世纪前)——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公元——5世纪)——刘徽、祖冲之
关键词互补通路原理,睫状体分离术,
宋元(10世纪,——14世纪)宋元四大家——
杨辉、秦、朱世杰
天元——高阶方程数值解及正反方;
大导数求和法中——一阶同余公式集的求解
2)印度
现代记数法(公元8世纪)——个印度数字,用0;十进制
(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也叫阿拉伯符号)
数学和天文学交织在一起
阿耶波多—— 《阿耶波多历数书》(公元499年)
启动电弧系统的测量
雅鲁藏布江—— 《婆罗摩修正体系》,《肯特卡迪亚格》
代数成就是有价值的
Pashgaro —— 《莉拉沃蒂》,《算法本源》(12世纪)
算术、代数、组合学
3)阿拉伯国家(8世纪,——15世纪)
花粒米—— 《代数学》在欧洲早就作为数学教材使用了
“代数”一词起源于此;阿拉伯语的本义是“复原”,即,
”移动项目”;从此代数的内容主要是解方程。
Arbre weifa
伽亚谟
阿拉伯学者在吸收、整合和保存古希腊、印度和中国数学成果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创造,使得阿拉伯数学为欧洲文艺复兴数学的兴起做好了学术准备。
3.欧洲文艺复兴(16世纪,——17世纪)
1)方程和符号
意大利-塔塔格里亚、卡尔丹、法拉利
法国-大卫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随着符号系统的引入,代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透视和射影几何
画家——布努雷奇、科比、迪勒、达芬奇
数学家——阿尔贝蒂娜、德沙格、帕斯卡尔、拉希尔
3)对数
简化天文导航中复杂的计算,希望能把乘除转换成加减。
英国数学家——纳皮尔
三、变量数学时期(公元 17 世纪——19 世纪)
家庭手工业,作坊工场手工业大型机械工业
对运动和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
1.笛卡尔坐标系(1637年《几何学》)
恩格斯:“数学的转折点是笛卡尔变量。有了变量,运动进入数学。有了变量,辩证法进入数学。有了变量,分化和整合立即变得必要。”
2.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17世纪下半叶)
3.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变函数,概率论,第三期的基本结果,如解析几何,微积分,微分方程,高等代数,概率论等。已经成为高校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现代数学时期(公元 19 世纪 70 年代—— )
1.康托尔集合论
2.柯西、威勒斯特拉斯等人的“数学分析”
3.希尔伯特的“公理系统”
4.高斯、罗巴切夫斯基、波义耳和黎曼的“非欧几何”
5.伽罗瓦创立的“抽象代数”
6.黎曼开创的“现代微分几何”
7.其他:数论、拓扑学、随机过程、数理逻辑、组合数学、分形与混沌等。
现代数学的成果已部分成为高校数学、力学、物理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并被工作者所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