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三年级辅导(三年级上册数学七单元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结与讲解
一、填空
(a)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支铅笔有16英寸长。2.一头牛重500()。
3.爸爸每天都工作。4.小李跑50米大约需要10分钟。
5.长江大约6300()长。6.一本数学书大约有8()厚。
7.一瓶矿泉水重450()。8.一棵大树大约有10米高。
(2)计算
8000米=()公里()毫米=1分米50毫米=()厘米
3分15秒=()秒180秒=()分6000公斤=()吨
5米=()厘米3小时=()分钟7吨=()公斤
(3)280多450的为(),250少720的为()。
(4)5的4倍是()();36是4的()倍;五次()是10。
(5).
熊吃()饼,狗吃()饼。
(2)小猪吃饼,兔子吃饼。
()吃的蛋糕最多,()吃的蛋糕最少。
(4)请从上述问题中选择两个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考查目的: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理解,以及对时间和分数的理解。
答案:
(1)厘米千克秒时间公里毫米克米
(2) 8 100 5 195 3 6 500 180 7000
(4) 4, 5 9 2
(5) (1)熊:3小狗:2
(2)小猪:兔子:
(3)仔猪最多,兔子最少
(4)答案略(答案不唯一)
解析: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理解,以及对时间和分数的理解。
二、选择
(a)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A.3 B.6 C.12
(2)秒针从数字12到6,通过()。
A.6秒,6分钟,30秒
(3)4250的乘积是()。
公元前100年
(4)6吨铁6000公斤棉的质量()。
A.铁重量相同重量不同
(5)485 224之和最接近()。
公元前600年700年800年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周长、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估算知识的掌握。
答案:
(1)丙(2)丙(3)乙(4)乙(5)乙
解析:使用熟悉的材料巩固学生对周长、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估算知识的掌握。
三、解答
王刚步行上学,7:25从家里出发,7:40到达学校。他从家到学校花了多长时间?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计算流逝时间的能力。
答案: 15分钟。
解析:通过生活实例巩固学生计算流逝时间的能力。您可以使用计算网格或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行时间的方法。
(2)长500米,宽300米的长方形正方形。肖敏沿着广场跑了两次。她跑了几米?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计算周长的能力。
答案:(500 300)2=1600(米),=3200(米)
解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巩固学生计算周长的能力。
小明有八本书。小李给了小明三本书后,小李的书是小明的两倍。小李有几本书?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双重知识的掌握。
答案: 83=11,112=22,22 3=25。
解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巩固学生对双重知识的掌握。
(4) 24元可以买三个铅笔盒,40元可以买几个类似的铅笔盒。
考查目的:用你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 243=8(元)408=5(件)
解析:首先找出一个铅笔盒的价格,然后计算40个中有多少个8,这样你就可以买几个相同的铅笔盒。
(5)剧院共870座,票价8元。第一场的票卖完了,第二场的票卖了830张。
(1)两场演出卖了多少票?
(2)两场演出的总票房收入是多少?
考查目的:用你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870 830=1700(张)(2) (870 830) 8=(元)
解析:首先,找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两场一共卖出了1700张票,然后把卖出的票数乘以每张票的价格。然后,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票房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