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析)
人体环境与稳态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调节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大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机能。
体液调节
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3.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与靶细胞。
植物激素
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一直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口社区生态系统
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3.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人口社区生态系统
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4.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5.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8.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中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0.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2.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1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1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